琵琶记

琵琶记,元朝末年高明(即高则诚)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戏,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。 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《赵贞女》(更早时还有金院本《蔡伯喈》),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。
第十三出 官媒议婚

本出及下出写伯喈辞婚不从,为前此南戏中写他入赘相府、背亲弃妇作开脱。

写院子以主人的权势威胁,媒婆以小姐的美色劝诱,而伯喈一再辞却,态度十分坚决。以此开脱伯喈罪责,突出他的孝亲思想。

「高阳台」[末上]梦绕亲闱,愁深旅邸,那堪音信辽绝。凄楚情怀,怕逢凄楚时节。重门半掩黄昏雨,奈寸肠此际千结。守寒窗,一点孤灯,照人明灭。

「前腔换头」当时轻散轻别。叹玉箫声杳,庾楼明月。一段愁烦,翻成两下悲咽。枕边万点思亲泪,伴漏声到晓方彻。锁愁眉,慵临青镜,顿添华发。[木兰花]鳌头可羡,须知富贵非吾愿。雁足难凭,没个音书寄子情。田园将芜,不知松菊犹存否?光景无多,怎奈椿萱老去何?自家为父母所强,来此赴选。谁知逗遛在此,竟不能归!今又复拜皇恩,除为议郎。虽则任居清要,争奈父母年老,安敢久留?天那!知我的父母安否如何?知我的妻室侍奉如何?欲待上表辞官,又未知圣意如何?苦!好似和针吞却线,刺人肠肚系人心。[末丑上]

「胜葫芦」[末]特奉皇恩赐结婚,来此把信音传。[丑]若是仙郎,肯与谐姻眷,一场好事,管取今朝便团圆。[生]儿家门户重重闭,春色缘何得入来。未审何人到此?[末、丑]小人是牛太师府里一个院子,老媳妇是媒婆,我两人奉天子之洪恩,领太师之严命,特与状元谐一佳偶。[生]元来如此,不索多心。且听我说:

「高阳台」宦海沈身,京尘迷目,名缰利锁难脱。目断家山,空劳魂梦飞越。[丑]状元,是好一个小姐。[生]闲聒,闲藤野蔓休缠也,俺自有正兔丝,亲瓜葛。是谁人,无端调引,谩劳饶舌。

「前腔换头」[末]阀阅,紫阁名公,黄扉元宰,三槐位里排列。金屋婵娟,妖娆那更贞洁。[丑]欢悦,秦楼此日招凤侣,遣妾每特来执伐。望君家,殷勤肯首,早谐结发。

「前腔换头」[生]非别,千里关山,一家骨肉,教我怎生抛撇?妻室青春,那更亲鬓垂雪。[丑]状元,老肃静相见你这般青春年少,才肯把小姐嫁与你,你不必推故。[生]差迭,须知少年自有人爱了,谩劳你嫦娥提挈。满皇都,豪家无数,岂必卑末?

「前腔换头」[末]不达,相府寻亲,侯门纳礼,兀自拒他不悄。绣幕奇葩,春光正当十八。[丑]休撇,知君是个折桂手,留此花待君攀折。况亲奉丹墀诏旨,非我自相撺掇。

「前腔换头」[生]心热,自小攻书,从来知礼,忍使行亏名缺。父母俱存,娶而不告须难说。悲咽,门楣相府,虽要选,奈扊扅佳人,实难存活。[丑]状元,小姐生得十分美貌,你休错过了。[生]纵然有花容月貌,怎如我自家骨血。

「前腔换头」[末]迂阔,他势压朝班,威倾京国,你却与他相别。只怕他转日回天,那时须有个决裂。[丑]虚设,夜静水寒鱼不饵,笑满船空载明月。下丝纶,不愁无处,笑伊村杀。

「余文」[生]明朝有事朝金阙,归家奉亲心下悦。[末]状元,只怕圣旨不从空自说。[生]不须多说,你若果奉圣旨来,我明日上表辞官了,一就辞婚便了。

君王诏旨不相从,

明日应须奏九重。

有缘千里能相会,

无缘对面不相逢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