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琶记

琵琶记,元朝末年高明(即高则诚)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戏,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。 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《赵贞女》(更早时还有金院本《蔡伯喈》),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。
第三十六出 孝妇题真

龙宾指墨,(鹿栗)尾指笔,凤咮马肝指砚,金花玉版指纸,不过是文房四宝,写得如此啰嗦可厌。《琵琶记》中如此做作者不少,表现封建文人的习气。

从描容上路到庙中失却真容,书房又见真容。一件道具起了联系前后关目的作用。

[末上]为问当年素服儒,于今腰下佩金鱼。分明有个朝天路,何事男儿不读书。自家乃是蔡相公府中一个院子。我相公虽居凤阁鸾台,常在萤窗雪案。退朝之暇,手不停批。闲居之际,口不绝吟。如今将次回府,不免洒扫书馆,听候相公到来。真个好书馆!但见明窗潇洒,碧纱内烟雾轻盈;净几端严,青毡上尘埃不染。粉壁间挂三四幅名画,石床上安一两张古琴。缃帙缥囊,数起看何止一万卷;牙签犀轴,乘将来够有三十年。芸叶分香走鱼蠹,芙蓉藏粉养龙宾。凤咮马肝和那鸜鹆眼,无非奇巧;兔毫(鹿栗)尾和那犀象管,分外精神。积金花玉版之笺;列锦纹铜绿之格。正是:休夸东壁图书府,赛过西垣翰墨林。且住看,我相公昨日在弥陀寺中烧香,拾得一轴画像,不知甚么故事,相公当时教我收下,我如今也将来挂在此间。我相公博学多才,必然晓得这故事。正是:早知不入时人眼,多买胭脂画牡丹。[下。旦上]

「天下乐」一片花飞故苑空,随风飘泊到帘栊。玉人怪问惊春梦,只怕东风羞落红。阶下落红三四点,错教人恨五更风。当初只道蔡伯喈贪名逐利,不肯回家,元来被人逗留在此。奴家昨日抄化来到这里,感得牛氏夫人收录;又怕伯喈见我一身褴褛,不肯厮认,教我到书馆中题几句言语打动他。奴家只得从命,来到此间。却写在那处好?呀,公婆真容,元来也挂在此。[哭拜介]我如今就将公婆真容背后题诗几句便了。苦!向日受饥荒,双亲俱死亡。如今题诗句,报与薄情郎。

「醉扶归」丈夫,我有缘千里能相会,难道是无缘对面不相逢?凤枕鸾衾也曾共,今日呵,倒凭着兔毫茧纸将他动。休休,毕竟一齐分付与东风,把往事如春梦。[题介]“昆山有良壁,郁郁璠玙姿。嗟彼一点瑕,掩此连城瑜。人生非孔颜,名节鲜不亏。拙哉西河守,胡不如皋鱼?宋弘既以义,黄允何其愚!风木有余恨,连理无傍枝。寄与青云客,慎勿乖天彝。”

「前腔」纵使我词源倒流三峡水,丈夫,只怕你胸中别是一帆风。我若不写诗打动他呵,夫人,只怕为你难移宠。[挂真容介]休休,纵认不得这丹青貌不同,我的笔迹,兀自如旧,若认得我翰墨教心先痛。奴家题诗已了,不免说与夫人知道。待得伯喈来看,莫不是天教相逢,在此一遭,也未见得。

未卜儿夫意,全凭一首诗。

得他心肯日,是我运通时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